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    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明校园 > 教师队伍建设

【高考试卷分析】2017全国Ⅰ卷高考语文试题试卷分析

发布时间:2018/3/9 15:47:14

魏济岩

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

高中语文学科主任

高三语文教研组长

河北省学科名师

2017年的高考如约而至,语文作为第一门开考的学科,备受师生和社会瞩目。那么2017高考语文全国卷Ⅰ具有那些特点呢?

我认为2017年试题同往年一样整体上仍然呈现出稳定性和变化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稳中有变,变中求新,扣紧《考纲》,关注生活,突出了能力考查。

一、 试卷结构和题型稳中有变,变中求新。

2017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Ⅰ全卷结构与往年全国卷大体一致,四大板块——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保持基本稳定。论述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语言运用中的成语与病句考查保持稳定。但由于《2017年语文考试大纲》做了较大调整,反映到试卷上主要就是以下变化:

1.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由往年的二选一改为全部考查。

2.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由往年的考查“传记”改为了考查“新闻”。

3.诗歌鉴赏考查由往年的两道主观题改为了一个客观题(五选二)和一个主观题,但分值11分保持不变。

4.名片名句默写赋分由往年的6分改为了5分。

5.去掉了2016年的“选词填空”和“图文转换”试题,增加了语言得体和逻辑推断能力的考查。

二、写作紧扣时事,关注生活,突出能力考查。

【2017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Ⅰ试题】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通观此题,我们非常容易看出它大大增加了与现实生活的直接关联,让考生根据时事关键词向外国青年呈现中国。这个题目要求考生跳出为作文而作文的老路、套路,积极关注和深入思考社会问题,走出小我,关注身边的社会生活,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充分体现了文章为时而作、为事而作的经世致用思想。

作文材料源于央视2017年5月份的一组连续报道,为了让考生的思考更集中、更深入,命题者做了必要的调整与提炼,反复斟酌试题的素材、内容和情境,直观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命题体现了坚持以学生为本、接地气、有生气、时代感强的特点,将“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作为明确指令,鼓励考生从所知所学所感出发,在对宏大话题的把握中,感性叙说,理性思辨,畅所欲言,“讲好中国故事”;引导考生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关心现实国情与改革发展,展示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综合素质。

同时材料也鲜明地为考生提供了写作的“抓手”—— 十二个“中国关键词”,让考生“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自由组合,尊重考生意愿,激发考生的写作欲望,让每一个考生有话可说,抒真情,写实感。比如考生可由“高铁”“移动支付”谈谈现代开放的高科技中国,由“长城”“京剧”讲讲拥有古老文明的传统中国,由“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聊聊生机勃勃的时尚中国或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中国,由“中华美食”“广场舞”说说好玩的中国或热情的中国。另外,还可以将传统的国粹“京剧”与时下流行的“广场舞”并置而观,将文化悠久的“中华美食”与“食品安全”的严峻现实作勾连,也可以将古时的“长城”与当下的“一带一路”相互对照、相互发明……凡此种种,都可能写出上佳的文章。每一个关键词都是中国的缩影和表征,它们之间既存在着丰富的张力和层叠的思辨空间,又共同构成了多样而立体的中国。

写作要求中,“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也是命题的核心所在。它既是“任务驱动”的指令,也是“具体思辨”的语境。这里,作为写作预设对象的“外国青年”属于泛指。考生可想象自己面向全体侃侃而谈,也可预设某一个或某一类外国青年与之对话。优秀的文章应该有针对性地面对预设的读者写作,寻求共识乃至注意话语策略。“读懂”可理解为从茫然无知到初步了解,也可理解为从不全面到更全面的了解,而如何理解并落实“帮助”,则与预设的读者类型相关,也会影响立意的深度、写作的难度。

此外,命题要求明确文体,而不限制考生写作的文体,只要能“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且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论述类、叙述类乃至说明、抒情类的文体都可以自由选择,只要在写作中能体现所选文体的特征就行。

总之,作为《考试大纲》较大修改后的高考试卷,2017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Ⅰ特色鲜明,难易适中,扣紧《考纲》,关注生活,稳中求变,突出了能力考查,值得仔细研究。



阅读量:2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