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艳霞,女,2006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地理专业。2008年开始担任班主任工作。
爱好特长:音乐,体育
人生格言:将职业做成事业,对工作愉快,对生活乐观,对事业兴奋。
治班理念:塑造人格:尊师敬长,诚实守信,善良正直;
塑造个性:有思想,敢质疑,肯吃苦;
塑造能力:踏实学知识,踊跃作交流,大胆展自我
经验介绍:
用整洁舒适的教室迎接学生
一直以来,我对魏书生老师所说的“15分钟完成清洁大扫除”心情很复杂,一方面是敬佩,一方面又保留着轻度的质疑。第一次当班主任的我,在开学第一天放学后,独自一人足足花了1个小时才把教室卫生打扫干净。从教室玻璃,墙裙,到黑板,窗台;从扫地到擦地;最后挂好窗帘钩,摆整齐桌椅。足足一个小时,虽然有些累,但是看着干净整洁的教室,心里充满了幸福。从此,我值日生也多了一份认同和感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当别的班级还在为教室卫生努力的时候,我们班已经开始抓其他的班级常规了。
刚开学,班里的一名男生对新刷墙的油漆过敏一直没上学。我想,兰花对空气有净化作用。所以,我就将我家最大盆的兰花搬到了教室,并讲了一名男生因墙面漆过敏不能上学的故事。第二天,七八名同学从家里带来了鲜花,摆在了窗台上。每天早读,望着坐姿端正的孩子们和绿色的新鲜植物,感觉我的班级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干净优雅的教室环境是怎么来的?只要孩子不是很小,我想绝大多数班主任都是习惯于学生打扫教室的。但教室不也是我们老师的吗?有些粉笔头还不是老师不经意间丢在地上的吗?我们一直强调师生平等对话,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和孩子一起打扫教室呢?
教师亲自打扫教室,劳动量不大,但是效果和影响力远胜于劳动本身。学生感受到了班主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一面,这种身体力行的示范就是一种无声的表态。也是一种对学生的承诺:教室是可以布置打扫得很干净舒适的,我们的集体是可以建设的更加美好的,要从我做起,每人参与。
从我做起,这种古典的教育情怀,在今天其实仍然非常必要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