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新方法·育新人 重协作·重实践·共成长
——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山区教育扶贫工程”项目学校教师培训纪实(五)
2014年7月19日14:30分,在六楼国际会议厅,集团高中部语文教师崔琼为与会老师展现了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中《老子·有无相生》的一节观摩课。崔琼老师教态自然,亲和稳重,文学知识信手拈来,对“四自主·四环节”教学模式运用自如。“你最喜欢哪个选段,为什么?”的项目设置,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石激起千层浪,在项目实施的环节,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展开讨论,纷纷起立发言,各抒己见。学生们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引发出热烈的辩论。崔琼老师针对同学们的观点进行精炼的点评,一次次与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深厚的文学底蕴可见一斑。课堂上,各位同学的发言将与会老师带入百家争鸣的先秦时代,儒、道两家的思想交锋碰撞十分精彩。在评价与激励环节,崔琼老师联系生活实际,深刻地阐述了儒家与道家的关系——并非对立,而是以不同的方式实现着对社会责任的不同表达。崔琼老师的总结精湛而富有哲理,发人深省,余味无穷。课后崔老师就本课谈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将欣赏水平由对文本的理解上升到对文学鉴赏的高度,由一个小文段拓展到整个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她强调学生主动去思考比老师解释文章,更有利于加深对文本的认识与理解。学生从生活经验、阅读经验出发进行思考正是“四自主 四环节”教学模式运用的成功之处。
观摩课让各位山区老师对“四环节”教育模式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大家对“四环节”模式的实施跃跃欲试。
历史组11位山区教师分别组成三个“四环节”说课备课小组,每个学校推出一名教师,进行了为时15分钟说课。行唐实验中学的赵静老师选取了七年级《中华文化的勃兴》,她将班级的“四环节”小组分为百家争鸣时期的不同学派,每个学派派代表进行发言,展示自己观点,最后总结归纳出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号角。平山温塘中学任利刚老师选取八年级《鸦片战争》,将两组学生分为禁烟派与弛禁派,充分让学生争论,巧妙的突破了难点。同为八年级的元氏七中赵树肖老师选取《新文化运动》,针对本课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赵老师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探讨,再运用材料帮助学生探究,最后教师总结归纳。井陉障城中学甄彦明老师选取九年级《罗斯福新政》,引用大量的材料充实课堂,班内学生合理分工,进行项目合作探究;强调学生在展示时不应打断学生。评价激励应分为对小组的点评和对学生个人的点评,用丰富的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正确引导学生,最后老师对课堂进行总结归纳,并将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罗斯福新政进行对比,做到了能力提升。四位山区教师的说课展示,分别抓住了本年级学生的特点,项目设置符合学情,项目实施步步深入。
化学组分小组讨论“溶液的形成”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过程,并且每一组推选一名老师参加说课比赛,并由优胜者推出示范观摩课。说课比赛后,每位老师针对课程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自己的困惑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任主任、姜老师和潘老师针对培训老师的困惑进行指导和解读,参加培训的老师对于我校的教学改革和学生的素质表示十分的赞赏。赞皇二中李彦斌老师感慨地说:“你们学校的教学是真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过,这样的课程要求老师知识储备十分丰富,反应特别迅速,能解决学生随时生成的各种问题,真是不容易呀!”
物理组田雪岩、苏春燕、闫永广和吕亚宁四位老师采用“四环节”教学模式,与来自山区的骨干教师共同详备了“压强”和“分子热运动”这两节课。备课过程中,这些骨干教师对“四环节”教学有了深刻的理解,他们一致认为,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英语组在对“四环节”教学理念有了深刻了解的前提下,各位教师按授课课型和年级分为四组进行了备课、说课和磨课,分别由两位集团骨干老师对6位老师进行一个单元的具体指导。各组教师根据单元内容,明确了各课时的具体课型,重点对项目设置和完成项目进行具体研讨,确定了说课老师和讲课老师。探讨过程让山区教师对四环节教学模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实现了从理论认识到实际操作过渡。
数学组教师在葛东莲校长的组织安排下,各校教师打乱顺序,分成四组,不同学校的老师相互交流,并确定了每组的备课选题和内容以及主讲人。王淑敏老师、葛校长带领第一组进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的备课;艾军老师、苏航老师带领二组进行《矩形性质》的备课。三组在杜瑜老师、甄密娟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三角形中线、角分线、高》的备课;四组在李莉老师、张媛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一次函数的应用》备课。山区教师积极参与本次教学研讨,畅所欲言,与集团骨干教师在热烈融洽的氛围中,彼此交流、磨合,认真备课。
八年级语文教师孟德顺老师为我们展现了一堂题为《我的叔叔于勒》的“四自主 四环节”教学模式指导下的观摩课。孟老师要求大家以“家”为开头组词造句,让大家很快就进入到精彩的语文课堂中。项目设置“在你的眼里,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激发了同学们的思维,使他们能够从文本中找到依据,表达自己对“家庭”的各种想法,同学们对“家”的理解更深、更透、更真实了......课后,孟老师阐述了本课的设计理念。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一下来自人性的温暖。障城中学的吴卫婵老师等与集团教师对本课的教法进行了深入讨论。
盛夏的暑热无法阻挡教师们交流、展示的热情,老师们时而陷入深思如何巧妙设置项目,时而又有获得突破时发自内心的掌声。原定5:30结束的活动,很多学科一直延迟到6点半,老师们似乎忘记了时间吃饭。学科教师对教研、课改的热情正如此时夏季的热意,浓烈而动人。通过下午的培训,山区教师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说课、备课水平,而且希望大家能够把今天的收获应用于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完善教学工作中的不足,能够切实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山区教师和石外集团教师们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石外集团骨干教师普遍认为经过一天的培训,很多山区老师已经能够把握住“四环节”课堂教学的精髓,能够将“四环节”课堂教学与本学校的实际学情相联系,做到了活学活用。相信大家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会不断进步,在锤炼中规范,在学习中沉淀,在研究中提升,在竞争中成长,为集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改革谱写新的篇章。
(文:牛菁野 李会敏 图:吴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