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04 燕赵晚报:苗静
寻找“石家庄城市榜样”
稿件来源:燕赵晚报
■20多年间他将一所建在庄稼地里的学校打造成了外国语教育集团
■作为首位教育家型校长,他说:不能用昨天的经验培养孩子去适应未来
荣誉榜
曾被授予河北省省管专家、河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河北省劳动模范。
中共河北省第七次、第八次党代会代表,石家庄市人大教科文卫专业委员会委员,石家庄市第十一、十二、十三届人大代表。
2015年荣获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
核心提示
教育情怀、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实践智慧、勇于担当,这是教育专家对强新志的评价。作为石家庄市教育局推出的首位教育家型校长,强新志将一所建在庄稼地里的学校,打造成了幼小初高一条龙的外国语教育集团。他还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利用本校优质教育资源无偿帮扶山区学校。“石家庄城市榜样”评选活动中,市教育局推选了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强新志。
辉煌事迹
创办外语特色 打造教育集团
2015年12月26日,强新志获得了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他是石家庄市教育局推出的首位教育家型校长。2015年9月,市教育局、裕华区政府主办了“强新志教育思想研讨会”,近20位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对强新志的教育思想给予了高度评价。
1994年,石家庄市第43中学成立。当时学校门前没有公路,周边全是庄稼地,首届学生秋季开学时,市教育局按就近入学分来的400多名初一新生,近四分之一转走了。刚刚赴任的强新志心里不是滋味,下决心要把学校建成大家争着来的优质学校。
经过市场调研,强新志发现,当时制约河北省对外经济贸易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水平外语专业人才的奇缺。有社会需求,有群众意愿,学校决定创办外语特色。当时,河北省还没有外国语学校,全国也只有少数几所。经过努力,上级教育部门批准用两个班作为试点。
出人意料的是,三年后,试点班有70%的学生达到了大学英语四级水平,高考升学率与重点中学持平。1997年2月,市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外语特色,为学校的超常规发展奠定了基础。5年后,学校进入河北省重点中学行列,10年后跻身全国外国语学校15强,成为教育部表彰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学校还与企业合作,在全省率先进行了办学体制改革,通过优势互补整合校际资源,2010年成立了幼小初高一条龙办学格局的外国语教育集团。
学校创办初期就坚持以中西方教育相结合为目的开放式办学,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广泛而频繁的国际教育交流。十几年来,学校先后与13个国家的36所学校建立了友好关系,每年接待和派出60多个教育考察团来访和出访,不仅开创了省内学校与国外学校建立友好学校的先河,也在不断提升学校在国际教育舞台上的影响力。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石中英称强新志是“有教育情怀、有创新精神、有国际视野、有实践智慧又勇于担当的校长”。
设27项课程 学生个个多才多艺
强新志一直想把学校办成新型学校。在他看来,新型学校的特征就是“教育要超前,教育为未来”,要挑战“应试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面对学校教育要么拼命抓文化课学习,要么只抓所谓体艺特长的两个极端,强新志说:“教育不应该偏废。学校教育给学生身上储备什么,将来就会输出什么。只有使学生具备更全面的素养和能力,他们将来才会更好地适应和服务社会。”
学校开发了包括体育、艺术、综合实践在内的三大类27项课程,并且音体美和实践课优先排入课表。因此出现了两个不同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之处:其一,学校体育馆、艺术馆、美术画室、32个琴房等场馆加起来的建筑面积,要占到文化课程教学用房的2倍。其二,学生们个个多才多艺,人人至少有一项特长。学生更加自信和有思想,敢质疑、敢表达、敢创新。
在强新志带领下,学校常态化地开设了“四个一”活动课,要求全体学生坚持做到“每年做一次社会走访、每月做一次公益劳动、每周一次与父母谈心、每天做一次家务劳动”。艺体课和社会实践虽然多了,但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未受到影响。在每年的中考、高考中,石家庄外国语学校总是捷报频传。强新志觉得,这恰恰是学校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结果。强新志强调大的教育观,就是指校长的办学思路、学校的办学目标要放在社会大背景中去思考设计,不能就学校谈教育,要跳出学校看教育,跳出升学看质量,跳出分数看人才。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建校至今,已先后制定了三个十年规划,目前规划年限到了2024年。
帮扶山区学校 变独好为大家好
2014年,在一次随同上级领导视察时,强新志发现,山区由市政府投资建设的扶贫项目学校设施完备,但在软件和管理上与市区学校存在很大差距。那时候,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早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名校,走上高速发展之路。但强新志认为,使山区学生能够真正享受到与城里学生一样的优质教育,这才是均衡教育、公平教育的真谛。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的优质教育资源无偿向山区教育扶贫工程项目学校开放,进行办学理念、管理水平、教育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的帮扶与输出。
这一想法得到了班子成员的一致认同。于是,石家庄西部山区灵寿等6个县的12所学校,成了第一批帮扶学校,制订了十年帮扶计划。校长素质提升工程、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时同步远程教学工程等9大工程、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活动,给山区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窗户。对此,强新志说:“如果因为一所学校的好,把优秀师资和生源都吸引过来,让其他学校难以为继,这不是真正的教育。优质中学在这方面应当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变独好为大家好。”
榜样说
“真正的好学校,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交际能力、协作意识、文明素养、健康身心和创新精神,好学校培养出来的人必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学校艺术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把学生都培养成艺术家,而是重在培养他们的审美与鉴赏能力,提升他们的气质与修养。”
“我们要办新型现代化学校。怎么才能体现出来呢?就是要看学校给孩子提供的教育是不是适合时代需求。”
“不能用昨天的经验培养现在的孩子去适应未来社会。”
“永远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