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学生家长眼中的期中考试家长会
今天参加了初二(12)班的主题为《小荷角初露 中考起跑线》的家长会,会议安排紧张有序,每个老师的发言都有严格的时间控制,可以看出学校组织工作的严密。无论是班主任的总结,还是各位老师的发言,都告诉了我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多多了解孩子,家校通力协作,相信就会享受到成功。
会议第一部分,由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四科老师做了期中考试总结。
语文老师张璇并未过多地谈及本次考试成绩,而是就学习细节给出了建议。首先她指出“书写影响成绩”,整洁的卷面能使所学的知识得以较好体现,能在中考高强度的阅卷过程中,为取得理想的成绩提供保证。张老师请家长关注孩子的项目书的完成,作业质量体现了学习态度,如果作业质量不高则是放弃了巩固训练的环节。语文学习没有一个速成的方法,最大的必要是积累。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是阅读广泛的学生。张老师要求养成摘抄、积累语文材料并有所思考的习惯,天长日久必有收获。老师在每个孩子的写作摘抄本上都做了批注,由此家长能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
数学老师刘笑在做试卷分析对所有孩子做了讲评,并对不同层次的孩子给了具体的建议。尤其提出:“把错题当宝贝”,仔细研究分析,力争不犯重复错误,这样错误越来越少,成绩自然提升。
英语老师王东明除了分析试卷情况外,明确给出了两点建议:1、每天都背课文生词20分钟,家长检查签字;2、每天一篇阅读理解,要求高质量地完成。即答题完毕后反复阅读,增加语感,为写作也打好了基础。
会议第二部分,由班主任王东明老师做期中考试总结。
经过一个半学期的了解,王老师已经能把全班学生的情况了然于心。他把学生们分为锋芒已露、蓄势待发、初见成效等情况向家长做了详细介绍,让每位家长都能对孩子有一个正确的定位。王老师提出现在孩子们已经站在中考起跑线上,为了与中考接轨,他给出了五点建议,以便家长能帮孩子把握好起跑线的方向。目前的紧迫任务就是微机中考,王老师提出的目标是:打赢首战,人人满分。学校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孩子只要按照老师的要求不折不扣地去做,就能成功。参加过王老师组织的五次家长会了,总觉得他有一种胸有成竹,运筹帷幄的感觉,可能跟他有多年带班经验有关吧。对各种状态的孩子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他总能娓娓道来,作为家长就能有一个很具体的参考,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会议第三部分是亲子教育指导。
首先,我们先做了两个问卷。第一个问卷,“给青少年父母的20条建议”。20条中我做到了19条,还算是一个比较讲究教育方式的妈妈。第二个问卷,“您对自己的孩子的了解程度有多少?”就没那么乐观了,20条中我只答出了11条。尤其是象“他感到最难堪的是什么?”、“在家里,他最不满意的是什么?”这类问题,我没有答案。仔细分析了一下,因为孩子比较乖巧懂事,一直以来很好沟通,或者说我认为她很听话,没有反抗意识,所以没有更多地关注她的感受。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脑子里的各种各样的想法也许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孩子的感受,可能就不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问题。家长眼中无关紧要的小事,有时往往是孩子心中沉重的负担。如果能准确地洞悉孩子的想法和做法,就能第一时间清楚地了解孩子的不足和退步,当然就更容易找到解决的方案,我想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问卷后学校给出了“每天五个一”建议,我觉得受益匪浅。早晨在家吃好一顿早饭,能保证孩子一上午的精力充沛;每天做一个有效沟通,能让孩子意识到家长对她的呵护和关注,以及愿意与她一起分享她的精神世界;做作业时一定不要锁门,既让孩子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又能体现出亲子之间的信任和尊重;睡前一定要收拾好书包,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凡事都要有所准备;晚上一定要干净洗漱并准备上学衣物,不至于第二天早上手忙脚乱,以一种放松的心态进入睡眠。家长和孩子就是生活中的两种角色,学校的建议是让家长不仅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要在生活上给予更多的照顾和帮助,让孩子体验家长的期待和温暖都是至关重要的。
家长会后,我为老师们一丝不苟、执着对待每一个孩子的精神所感动;为老师们希望孩子们成功而煞费苦心设计了各种学习方案所钦佩。目前可以说是如箭在弦,各位老师已经明确了学习的方向,指出了学习的方法,我们和孩子已经一起站在起跑线上,向着中考冲去。
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