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娜,2000年7月毕业至今一直在石家庄外国语小学担任语文教师、班主任、现任备课组长。工作至今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在教学上认真钻研业务、精心施教、从培养孩子的语文能力入手培养语文学习的好习惯;教学的同时不忘育人,从德智体、爱国、交际、协作、文明、健康、创新等方面引导孩子成长为二十一世纪祖国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爱好特长: 读书和旅游
人生格言: 教育的目标就是让每只鸟都歌唱,让每一朵花都开放。
治班理念:教会比惩罚更有力量
博客链接: http://sjzflps.jjtang.com/681277
经验介绍:
给雏鹰高飞的力量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的信任,感谢老师们的大力支持,今天站在这里和大家进行交流,谈不上什么经验,只是把我从2010年11月至今尝试自主教育“四环节”主题中队会的一点个人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
最初的一点想法来自上学期的一节班会课,学生根据班内的近况自己筹划了一节题为“和谐班级——我们一起努力”的班会,在这节班会课上学生们一改以往听我讲的沉闷状态,变得特别积极,列举了好多身边的事例,一些不文明现象中提到的同学也真诚的表达了自己以往在认识上的不足,效果非常好。之后我就在想:学生也许不再感兴趣那些我所“喜欢”的主题了。在2010年10月接到了为河北省的辅导员老师们做一节队会展示这个任务,现在还记得当时心里非常的紧张,脑子里一连串的问题(如何在继承和发扬队会传统形式的前提下突出我校的特色?如何打破以往队会像演节目一样的模式?队会的亮点应该是成果的展示还是队会生成的过程?如何体现少先队员自己的队会自己设计?)我把自己的困惑告诉王主任、陈校长和郭文邺主任,领导和专家当即决定在队会的四个环节中都把主动权还给少先队员,来宾即兴出题、队员自己选题、自己编排、自主展示、还要自我评价反思,我把这个想法告诉队员们,孩子们既兴奋又紧张,于是我们开始了第一个环节的磨炼:确立主题环节
确立主题活动是“四环节”主题中队会中的一项重要的环节,是队会成功与否的关键之处,主题确立的好往往会影响中队活动的走向,推动中队活动深化。可是在即兴出题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出的题目都是符合少先队活动特点的,这就要求辅导员在选题上做文章,不能让队员单凭直觉上的喜欢去选题,要让所有的队员知道什么样的主题是好的主题,是符合少先队活动特点的。首先一点就是看主题是否有很强的针对性,是否切合实际。队会不是为了展示而展示,任何形式的少先队活动它的意义都在于教育。其次看主题的时代性和教育性。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能从时代发展中寻求启示,从社会进步中撷取亮点,从儿童的成长需求中捕捉灵感。第三看主题的创新性和操作性。主题的设计最好小一点、实一点、活一点、新一点,能够在后期的队会展示中提供充分的发挥空间和创造的灵感。有了选题的依据还不够,在陈述选题的依据时还要交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和辩题的原则:1、对照好主题的标准去阐述理由2、重点论述自己所选题目的优点,可以和其它题目相比较而言。例如:学生再说“一元钱的作用”和“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这两个主体时,一元钱和一分钱都是钱,虽然面额不同但都很少,都是想表达合理利用也可发挥大的作用,但后一个主题除此之外还包含了诚信,内容就更加广泛了所以这个更好。3、少从字面本身论述,多从题目的内涵来论述。4、在选题的过程中中队长要有引导和把控的意识。
此外这一环节除了为队会选定一个最终的主题外,在学生陈述自己选题理由时也是一个很好的自我教育的过程,所以要尽量多的队员参与其中。
明确了主题就需要队员们深入的解读这一主题所涵盖的内容,以及为了展示这些内容需要利用什么样的形式。这就进入第二个环节——准备环节。
学生的思路和知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辅导员老师要为学生多提供一些可借鉴的形式,例如:短剧小品、诗歌朗诵、榜样示例、名人故事、名言警句、快板相声、三句半、即兴创作、才艺展示、互动交流、现场采访、视频课件等等。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实际中创新更多更喜闻乐见的形式。
这一环节学生发言容易走入一个误区:为了形式去组织内容,在陈述理由的时候也是你说短剧好我说诗歌好。其实形式上没有好与坏,只有适合不适合,只要能够为你的内容服务,把内容展现的清楚明白就是好的。所以要引导学生在这个环节深挖主题,将内容尽可能的组织的充实丰厚,只有将主题理解的很深很透,才能选出恰当的形式,才会避免队会上形式的单一,内容的重复。同时还要找到小队的亮点发挥优势,必要时可以根据情况重新结组。找到小队展示的落点努力使其他少先队员在心灵上有所触动,情感上有所升华,思想上是有所收获。这个环节辅导员讲话的作用在于在队员们讨论的基础上深化主题、打开思路、提供帮助,为接下来的小队准备提出要求。
第三个环节——队会展示
在这个环节中辅导员更多的工作要做在台下做在平时,开好队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少先队的 礼仪不可忽视。队会礼仪是少先队组织教育的外在形式,是队会最具有少先队特色的文化部分。要想队员们的礼仪规范、整齐大方,首先要向队员讲述队礼仪蕴涵的精神。例如,列队后各级队长逐级报告人数,反映着上下级组织的领导关系,星星火炬队旗行进在队列面前,全体队员举手敬礼,表示他们对中国共产党和她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拥护;高唱队歌、举拳呼号,体现少先队员对崇高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佩戴红领巾能够使少先队员时时想到革命先烈们的献身精神,铭记自己的责任。要达到规范的途径也只有两个字:训练。只有平时加强礼仪的教育训练,才能在短暂而神圣的仪式中集中地显露出来,感染少先队员的心灵。
其次、队会程序严格完整不能随意删减。程序必须由中队长或者中队会主持人宣布,别人不能替代。例如在少代会上《民族团结从我做起》的主题中队上,队员们多次提到了团结还形象的举出了手握拳头这个例子,所以在最后的辅导员讲话中我也讲到了这一点,之后就顺势让同学们握紧拳头举起右手呼号,自己以为很自然,但是活动之后少先队专家却指出这是不符合队会程序的。
第三、开好中队会,还要做好小队之间的衔接和过渡。在准备环节接近尾声的时候,中队长和主持人就要根据小队的内容和准备情况排列好展示顺序,队与队之间要有过渡,不要单调地背程序,也不要照本宣科,一定要脱稿。主持人的点评大多是即兴的,所以要随机应变、放的开,一般情况下主持人经过几轮的锻炼都可以做得到,所以主持人最好不要频繁更换,要让主持人有充分锻炼的机会。
第四、辅导员讲话。辅导员讲话是整个队会中辅导员老师的短暂亮相,别看时间短作用却很大。讲话一般分为三步曲:一对前期活动和队会进行小结;二运用典型事例讲清道理或发表看法;三科学严谨地提出希望和要求。比如在《民族团结,从我做起》这次主题中队会中,学生谈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谈的很充分,但是把民族团结和自身实际结合起来说的不充分,而且多关注我国的情况,其实民族团结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很重要,这一点学生显然没有关注到,所以我引用了著名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一句话: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小女儿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皮肤的颜色,而是以品格的优劣作为评判标准的国家里。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同时告诉学生我们身边就有好多不同民族的同学,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就是为民族团结做贡献,还可以和民族小学的学生联谊、通信等等……
其实在这方面我做的还很不好,不敢班门弄斧,借用一句话来展望一下最高目标: 辅导员讲话一定要从中队的实际出发,找准难点,集聚力量,通过蓄势造势,借势起势,形成优势,努力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一个完整的少先队活动离不了活动后的评价,所以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评价激励
评价一定是多元化的,有少先队员评价,有辅导员老师的评价,还可以有参加活动的专家、家长的评价。不同层次的评价也要有不同的侧重。例如:少先队员就侧重评价在这次活动中有什么体验、哪些收获、活动后会有什么样的行动;而辅导员评价则侧重四个环节的目标落实的情况。例如主题理解的是否透彻、队会展示内容是否全面、选材是否科学、在什么地方还有进步提升的空间。既要肯定优点还要指出不足。要让队会有队味儿、有童趣儿、还要有后劲儿!
纵观主题中队会的这四个环节,其宗旨是让少先队员,自己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伙伴自己帮、自己的队会自己开。但这种自主不是没有约束没有标准的自由,而是在辅导员老师引导下,按照少先队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的自主。虽然把舞台还给课学生但辅导员却更加辛苦了,因为这不再是老师提要求学生照做,而是从老师的思想到学生思想的传递,也许这正是我们所有辅导员老师的心声吧——累并快乐着,为了给雏鹰高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