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芳,自1997年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至今我已经积累了14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工作期间,注重学习,发表个人论文10余篇,分别获区、市、国家级奖励。
爱好特长:钢琴、唱歌
人生格言:Nothing is impossible.
治班理念:一切为创建和谐班级努力
博客链接:www.sjzflsjjtang.com
经验介绍:
幼儿特殊行为的心理分析及解决
善善小朋友是刚从别的幼儿园转来我班的孩子。第一次见面、她的眼神吓了我一跳,是那种防备的不友善的眼神。没有规矩,在老师和妈妈都在的情况下随便用手摁班里的键盘。
从来到我班,第一次做错事,老师批评她,她的反应是,不停的说:“老师我要尿泡!”尿了一次又尿一次,不停的重复。
和她的妈妈沟通后我得知,善善转园是因为坚决不去上幼儿园,总是说:“老师生气了!”家长无论怎样也送不进去。
解决方略:请妈妈帮助沟通:1、老师批评你是喜欢你,帮你改正错误。如果你改正错误老师会表扬的。2、由于孩子理解水平有限,每次发生批评或表扬的事,请妈妈在给善善讲一遍为什么会这样。
情绪疏导:请妈妈买一套《我的感觉》每天给善善讲一本,并就书中的内容谈话。如:我很害怕,你什么时候会害怕?害怕是正常的感觉,会来也会消失。害怕是可以怎么办?
效果:现在,善善的眼神是单纯的,孩子的眼神。在集体生活中
我班涵涵小朋友,在小班后半学期时出现特殊行为:不停的吃手,站立时不停地撩裙子。
性格分析:涵涵小朋友性格较内向,在家里总是说个不停,可是在幼儿园变成了沉默的羔羊。
家庭分析:涵涵小朋友由姥姥带大,和小朋友接触少。妈妈总是
解决方略:经过和妈妈的沟通,我们达成共识,孩子的焦虑来自于妈妈对她的期望和压力。请妈妈不要再孩子面前说以上给孩子压力的话,多表扬,淡化焦虑行为。
效果:很快,涵涵没有再吃手、撩裙子。
天天小朋友从上幼儿园就不停地咬手指甲,把所有的指甲都咬得凹了进去。在与他的妈妈交流时,我们共同的看法是孩子有一些入园焦虑。经过疏导,中班前半学期好一些,但总是时常反复。中班后半学期天天咬指甲的现象有所加重,有一次“三·八”活动时,由于妈妈没有及时赶到,天天大哭不止,并且每天来幼儿园也哭,课外班也不能正常的上课。经过语言劝导稍有好转。这件事情后,我班上公开课时,他的妈妈在场听课,由于一个小朋友不小心碰了他,他开始大哭,不能参加上课。此后,天天依然来园及上各种课外班时大哭,不让妈妈离开。
分析:性格分析:天天小朋友性格开朗,平时在班里和其他小朋友相处得很好,而且有两个特别要好的朋友。表面他是小小男子汉,内心很细腻。
家庭背景分析:天天小朋友家庭环境较好,妈妈是家委很重视孩子的教育,爸爸妈妈年龄较大,天天是家里老二所以多多少少有些溺爱。近期家里也没有发生特殊的事情。
事件背景分析:根据和妈妈的沟通,我得知以下事件:事件一、在天天一岁多的时候,有一次和爸爸一起下楼去玩,因为爸爸回家换拖鞋,导致天天一个人被关在电梯里一段时间。当时他感到非常恐惧,他非常害怕与家人分离。事件二、在电梯事件后,妈妈带天天去游泳,由于天天害怕水所以不肯下水。妈妈很着急,于是把他推了下去,天天被吓坏了,据妈妈说当时哭的有些发抖了。
根据以上分析,通过沟通,我与天天妈妈达成了共识。天天由于小的时候发生的事件,在内心深处留下了害怕与家人分离的焦虑。
解决办法:音乐疗法:当今世界上越来越流行用音乐来治愈心理上的创伤。所以,我向他的妈妈推荐了爱和乐,建议他每天晚上给孩子放音乐听,并告诉孩子妈妈爸爸永远爱你,永远不会离开你。
感觉疗法:感觉统和理论中触觉的发展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所以我建议他的妈妈每天抱抱孩子,并用力的抱、挤压,也可以用触觉球在孩子身体上滚动。告诉孩子妈妈爱他,不会离开。
绘画疗法:在汶川大地震结束后,很多经历了重大心理创伤的孩子,都自闭、焦虑。很多心理辅导志愿者用绘画、涂鸦的方式帮助孩子释放心理的压力。我建议天天妈妈,让孩子画画,可以是涂鸦,可以把主题定在我最害怕,我最高兴等心理疏导的主题。
谈话疗法:经过沟通天天妈妈意识到过去的事件并没有过去,所以她决定在适当的时候和天天再谈一谈过去发生的那两件可能对天天造成心理影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