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会平,中共党员,本科,小学高级教师。2002年至今在石家庄外国语小学工作,工作中树立严谨务实,高效创新的目标,以学校倡导的三爱精神为追求,认真践行“四环节”课堂教学改革。2000、2001年获“市数学素质竞赛特等奖”、“省级评优课二等奖”;2003年被评为市级“数学学科教学能手”; 2009年、2010年获“区优秀党员”、“区先进德育工作者”称号;十年校庆获“十佳优秀党员”、“ 十佳师德标兵”称号并连年被评为“校级先进工作者”。
爱好特长:读书 乒乓球 音乐 舞蹈
人生格言:阳光下做人,风雨中做事。
治班理念:用热情去工作,用真诚来沟通,用智慧教学生——尊重不放纵,宽容有原则。
博客链接:http://sjzflps.jjtang.com/681208
经验介绍:
让每个孩子都精彩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花开需要等待,同样学生如同花朵,也需要在我们的期待中成长,而班集体正是在期待、鼓励、正确引导下健康发展。我常想如果班集体有“天堂”的氛围,学生自然会像“天使”般聪慧的展现自我、超越自我。因此一直以来,我始终用人文情怀组建班集体,营造人本化的育人环境;用爱心打造学生的生命底色;用赏识教育期待学生的综合发展;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才华熏染学生阳光般的心怀。
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一个班的学生不可能人人都是优秀的。每个班级都有一些特殊生、后进生,他们或是思想有问题或是学习有困难。对于他们,我在思想上不歧视他们,在教育上,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力求做到让每个孩子都精彩。接下来,我就班主任的具体工作浅谈一下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是如何来做的:
一、 真诚无私,赢得颗颗童心
在我曾经刚接的毕业班中就有这样一位特殊同学——“丁丁”。接班后其他老师告诉我这个孩子,与众不同,和好多老师都在课堂上都闹过,说你可要小心这个孩子啊……
我通过课上课下的仔细观察,确实发现了他的“与众不同”——上课基本上不听讲,还总是和周围的同学说话,但是他却很聪明,一听就会,一点就透,还是个“顺毛驴”。了解了以后,我就有了自己的办法。针对他很聪明这一点,我就让他当小老师到讲台上去讲解一些难题。在班级树立他的威信,对于他在学习、纪律、生活等方面的优点和成绩,那怕是极小的微不足道的,我都善于捕捉和搜取,不失时机地用“放大镜”进行适当的“放大”,公开地进行表扬、鼓励。这样既对学生本人进行了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的激励,又树立了他的威信。还对其他同学的行为进行了很好的引导。
课下我找他谈心、交流,知道他在外面上着奥数,还参加过一些比赛,就对他大加赞赏。去年的数学“希望杯”我鼓励他参加。还有“数学花园竞赛”我也给他报了名,他高兴的对他妈妈说:李老师可赏识我了,对我很好,“数学花园竞赛”又让我参加了,我可得好好学习,不能给李老师丢脸啊。(有一次他妈妈来学校碰到我时,对我说起了这些。他妈妈对我说:李老师,我们家儿子非常喜欢你,特别崇拜你。”听到这些,我更感觉到了自己的责任重大。)……
从此以后,丁丁在我的课堂上,总是第一个举手,而且发言准确率非常高。我发现他看我的眼神变了,里面包含了“尊敬”“自信”的“光泽”,上课的纪律也好多了,很少和其他学生说话了,学习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和重视,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证实自己是最棒的,但往往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我们却忽视了这一点,根据孩子的某些不好的习惯就给他判了“死刑”,这样对孩子是不公平的,事出总有因,只要我们找出原因,我相信孩子们会在爱的海洋中快乐地学习,享受学习的快乐,同时爱的种子也会在孩子的心田播种,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成长!
爱是相互的,学生在理
二、宽容、期待拉近了我与学生的心灵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这样说:“学生的大脑忙着接受训斥和处罚的信息,也就无瑕静下心来裁判心灵中旧我和新我的论战。”的确如此,我发现当我苛刻的要求学生这样,那样的时候,有些学生还真的是屡教不改。我常常在心中问自己,学生“屡教”不“改”,那我为何还要“屡教”呢?屡教就是唠叨,学生对此厌烦,因此屡次的唠叨就失去了意义。于是,我换个角度思考:不去反复地说教,而是给学生一份自我反醒的空间,让他们静下心来“自教自改”!这样的做法让我收获了不可预约的美丽。
这样的一件事情给我印象很深。我班有个叫梁晓华的同学,从外校转来时,无论学习的基础还是纪律、行为习惯都可以用糟糕来形容。班里的男生女生,比他高的、矮的,他都敢欺负人家。曾经认识他的老师,对我说:“李老师,你怎么让他转你班来了?你不知道他多有名,好多班都没敢接他,你要他,不是给自己找事吗?”同事的担心没几天便得以验证,果然,他的“霸道、无礼、散漫”给班级弄得乌烟瘴气。每节课都有同学告他一状,时不时有家长给我电话,提及大名。一时间,他真成了我班的瘟神,他名字的入耳率太高,让我十分头疼。我便琢磨,这样的一个孩子,如何能抓住他的软肋,让他能自我约束呢?我仔细观察和他接近交流,发现他内心其实很在意别人的评价,尤其是好的评价。也许是他听得太多的都是批评,看的太多的都是冷眼,所以,他把骨子里最差的品质都发扬光大了,你们不是爱说吗,我让你们说个够,看你们能把我咋地。这是后来我在他的话语中听到的。于是,我开始了对他与众不同的关注,有那么一点进步我就大加表扬;习惯稍好些,我就鼓励;作业知道交了,我就当榜样来树立;一有空就叫到跟前和他谈心。有几次,他的老毛病又犯了,本以为我会劈头盖脸地狠批评他一顿,摆出了一幅“视死如归”的姿态,等着我呢。出乎他的意料,我不仅没有批评他,相反我表扬了他。我告诉他,我知道他在努力做一个老师同学们喜欢的孩子,我还告诉他,这次犯错距离上次犯错的时间已经长了许多,这说明你在努力约束自己,这不是进步是什么?老师还要表扬你,而且也相信你会更好,不让我失望!始料未及的结果,换回他一脸的惊讶。我把一片宽容种进了他心,果然,后来我看到了许多美好的事情……班里的桌椅坏了他拿来工具主动修好;早上来到班里就主动开窗通风、开饮水机;班级的花他主动浇水;作业主动完成上交……
由此我感悟到在教育教学中,给学生一丝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宽容学生对教师的无理,宽容学生错误的反复……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教育的艺术!其实,我也知道,学生的每一个进步,都不是一个瞬间,而是一个反复自我教育的过程,必须耐心地等待。记得著名儿童心理教育专家孙云晓先生有一句很精彩的话:“宽容不是一次性行为,不能因为孩子又犯了错误就不再宽容了。”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时刻保持一颗宽容的、善待孩子的爱心。
给学生一丝宽容、期待,让我拉近了与学生心灵的距离,也撑起了充满魅力的育人晴空。“俯下身子为师,蹲下身子为友。”架起了我和学生心灵间的桥梁,让我们以诚相对,让我们心如止水,更让我的班主任工作呈现波谰不惊的美丽。
三、抓住契机,让学生感受团结就是力量。
班集体的核心能量便是团结,一个团结的班级会有很强的凝聚力。为了让学生切身感受“团结就是力量”,我抓住一切教育契机让学生体验。
如学校上学期体育节举行的跳绳比赛,就因团结我们班取得了第一的好成绩。最初当比赛通知刚刚下发的时候,全班58人,只有十几个人会跳绳,也难怪一年级的小学生。面对学校要求的全员参与,每人跳70个才算达标,我们如何应战?练,时间短,难度大。学生们有些退缩了,我当即对学生进行了一番鼓励教育“同学们,任务摆在面前,只有团结的力量才会勇往无前、所向无敌!我们一三班一向是最棒的,只要我们努力,一定会取得好成绩!我们真正的敌人不是别人,是自己!你们有没有勇气挑战自己呀?”“有——”学生们在我的鼓舞下,信心百倍。于是全班同学利用一切休息时间开始了跳前的迎战练习。会跳的教不会的;下课我和孩子们一起跳;回家家长陪着跳,早上跳、晚上跳……就这样,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全班几乎都能跳了,而且95%的学生达标,最后因其团结我们班一举取得全年级九个班的第一名好成绩。
团结的力量使我们赢得了胜利。望着学生们欢呼雀跃的情景,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四、 德育工作深入学生的内心
让文明礼仪教育贯穿始终,把德育做到学生的心里,多讲一些故事少说一些大话。把德育隐藏在生动的教育故事和情景中,如诗似歌、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把人带入审美的世界,从感触到感动,再到感悟,让孩子自觉接受其中的道理,让德育给学生带来幸福感和快乐感。
记得有一次课间,思航和嘉豪两个同学争得面红耳赤来找我,说:李老师,思航故意把门打开,冻得我很冷……思航说,我不是故意的……我让他们各自冷静一会儿,我就只顾看作业,这时上课铃响了,我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没有急于处理此事,而是告诉同学们,上课前我要讲个故事: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家卖伞,小女儿家卖鞋,老太太天天忧愁,雨天担心小女儿家鞋卖不出去,晴天担心大女儿家伞卖不出去。后来有人对她说:“老人家,您好福气啊!雨天,您大女儿家生意兴隆;晴天,您小女儿家生意好做。对您来说,哪一天都是好日子呀。”老太太一听,顿时眉开眼笑。为什么老太太前后的态度会截然不同呢?
学生们纷纷回答:那是因为老奶奶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了……
同样的道理,嘉豪如果你认为思航开门是故意让你挨冻,你就会很生气;相反如果你认为他开门是为了给班级通风,预防甲流,你就不会生气了对不对?嘉豪和思航都不好意思的地下了头。这时我接着说:同学们之间发生矛盾互相争执时,不防换位思考一下,也许就没有不愉快了。有的同学脸红了,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试想如果我只是简单地给他们讲大道理,如何能讲到学生的心里,如何让学生把做人的道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行为呢?有道是:“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五、 赏识能够改变命运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所以我们必须承认孩子之间也存在着个性差异,或表现在学习方面,或表现在生活习惯方面等……每个学生要发展,但不求一样的发展;每个学生都要提高,但不求同步提高;每个同学都要合格,但不要求同样的规格。我们必须有这样的认识,才会充满真情的去爱每一个孩子。
一次期中考试过后,我班的同学---王琦(后来转到5班的)问我:“
我们在赏识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批评的作用,要想让学生健康的成长,批评是不可缺少的,虽然学生需要老师的赏识和激励,但是教师也要培养其面临挫折的坚毅和战胜困难的勇气,批评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伤其自信为前提,关键是把握好批评的尺度和分寸,我建议应该以批评开始表扬结束,让学生从内心接受老师善意的批评教育。
最后以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结尾吧,“生命既是一种强大有力不可战胜的财富,同时也是一种脆弱无助的、极易损伤的珍宝,有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因一句冷酷无情的话语,一个漠不关心的眼神,就足以撤断一根纤细的生命线”。教师应该捧着一颗赤诚的心,献出一份真诚的爱,多一份热忱,少一份冷漠,不轻言放弃,不随意绝望。以公正、公平的态度,对待所有的学生,加强师生之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宗旨,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与之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使每一个处境窘迫的学生重新找回自尊,重新找回自信,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可喜的成绩。老师以丰富的激情,满腔的热情,充盈的豪情,融化学生心中的冰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更多的肯定和鼓励,促使孩子的潜能、个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得好:“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确,我就是一片平凡的绿叶,虽然平凡,我们的脊梁却支撑着祖国的未来;虽然平凡,我们的双手却托举着明天的太阳。我爱我的事业,我爱我的学校,我更爱我可爱的孩子们,我愿意将我的这份爱播撒,让每一棵幼苗都茁壮成长,让每一朵鲜花都散发出浓郁的芳香。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继续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心态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学生的每一份成功,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让每个孩子都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