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力行教孩子做正直的人
■张聪颖
他是著名心理学家,进行心理学方面的研究长达30余年;他是家庭教育专家,亲自走访了众多中国家庭,搜集了大量翔实的数据资料和现实案例;他是高考问题研究权威,曾调查过500余所中学,对400名高考状元及其家长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这个人就是王极盛,《好心理 好成绩》就是王极盛多年的研究结晶,它从科学与实践的角度出发,全面揭示了符合中国家庭特质的家庭教养模式,并由此提出了适应新世纪时代发展的中国家庭教育新主张。
中国有句俗话:“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且人的大脑在1岁—4岁是非常重要的发育阶段,所以早期教育要适当、要科学。如今,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处于干着急、瞎帮忙的状态,单方面期望孩子超越自己,可结果往往不遂人愿。出现这种问题的症结何在?如何帮助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家庭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做人教育是家教的核心
【如果家长一味追求智力教育,忽视做人教育,那么孩子的智力发展也不会有后劲,并可能在一定条件的诱发下误入歧途。】
家庭教育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开创性的作用,多数人6岁以前都是在家中度过的,这正是个人智力开发的黄金时期。更重要的是,这时期养成的习惯对个人将来的发展影响深远。“家庭也是一种环境,但它是带有教育性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种潜移默化对人的影响很大,孩子会在家庭的熏陶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它,最后形成自己的习惯,而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则会伴随孩子终生。
当前有些家长虽然已经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在孩子的早期教育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心力,但是他们大都将家教的重点放在智力开发上,希望孩子将来能够考个好大学,然而往往事与愿违,许多家长付出的努力并没有结出相应的硕果。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其实,家教的核心不在于非让孩子背几首唐诗、宋词,关键是要家长真正担当起父母的重任,身体力行地教育子女做一个善良、正直、无私的人,这才是重要的。
家庭塑造人,关键在父母,对孩子做人教育的培养有4个重点。第一是社会责任感,家长有责任感,孩子自然而然也会形成习惯,且是发自内心的、自我的。第二是自强自立。第三与中国社会特点有关系,要做一个正直的人。王极盛在调查中发现,如果问状元:“你父母让你做什么样的人?”“正直的人”,绝大多数人都是回答的这句话。因为中国社会歪门邪道太多了,所以许多家长希望孩子做正直的人。第四是做一个诚实的人。
选择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
【采取科学的教养方式才能培养出21世纪所需要的高心理素质、具有科学精神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每个父母都有自己教养子女的方式,不同的教养方式会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与个性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目前中国家庭教育中存在几种类型的教养方式,包括过分关怀型、过分监督型、严厉惩罚型和温暖、理解与民主型等。
王极盛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从我们的研究结果看出,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例如,温暖、理解型教养方式与子女的心理健康之间有着正相关,而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例如,严厉惩罚型、过分干涉型、拒绝否定型、过度保护型与子女的心理健康之间有着负相关。”因此,掌握科学的家教方式,有助于家教效果从事倍功半走向事半功倍。
王极盛强调说:“我接触过的高考状元有400多个,绝大部分都是温暖、民主、理解的家庭教养方式培养出来的,这绝对不是偶然。”许多家长反映“和孩子真正做朋友谈何容易”,有的家长说“我孩子上高中以后就不爱跟我讲话了,问一句说一句,挤牙膏一样,可同学一来就变了,在屋里有说有笑”。因为同学是朋友,跟朋友可以无话不说,跟家长一说就容易挨批评。王极盛建议,家长应以开放的态度和孩子相处,努力跟孩子建立一种亲切、平等、温暖的感情关系,让孩子在自由民主的家庭环境中不断成长。
家庭教育也是一门艺术
【家庭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是有规律可循的。】
所谓家庭教养艺术就是家长在批评和表扬孩子时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王极盛的观点是表扬为主,批评为辅,两者不能偏废。任何一个家庭的教育都应该既有表扬又有批评,重点是表扬为主。
家长掌握并运用好家庭教育的艺术,将有利于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2009年高考前,河北考生陈璐二模没考好,给爸爸挂电话,爸爸说没考好是好事。她以为爸爸说反话呢,又说了一遍,没想到爸爸说:“没考好是好事,你每次都考好,那你高考哪还有进步啊!”就这一句话改变了她对事情的悲观看法,令其迅速调整心态,成功考取北京大学。
在孩子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家长的理念、语言和说话时的背景对孩子的影响很大。这时候家长不应采取灌输式的说教,而是采取适当的方法有效帮孩子走出困境。话不在多,也许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能令孩子马上振作起来。
“人类已经跨入21世纪,时代对家长的要求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高。激烈的社会竞争、对创新人才的需要,给家庭教育提出了新挑战,这都需要家长更新观念,树立适应社会发展、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适应社会竞争、适应社会对人才新要求的家庭教育观念。”
(《好心理 好成绩——著名教育家王极盛32年家教精华》,王极盛著,漓江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
——转载自2011年12月8日《中国教育报》